網路世界中資料怎麼傳送?淺談TCP/IP協定
再來跟大家談談甚麼是TCP/IP,這是ARPANET在1983年採用的技術,取代了原本的NCP(Network Control Program)協定,上次已經講解了ARPANET,想要了解ARPANET的人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:
TCP全文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,翻譯為傳輸控制協定,就好像一個傳送一個信件內容的協定。上次提到了,網路傳輸資料會把資料分隔成好一個封包,然後這個封包會註明是第幾個封包,並且這個封包還要有檢查碼,對方收到的要檢查,傳輸封包的協定就是TCP。
IP全文是Internet Protocol,翻譯為網際網路協定,就好像要傳送一封信件的地址的協定。在網路的世界中,每台電腦會有一個IP,這樣子才能知道我要把資料傳給誰。
在網際網路的世界中,如果今天我要傳一個資料 採用的技術就是TCP/IP的協定,假設我要從我的公司傳送到中央研究院物理所,資料就會由Router路由器轉換成封包傳送出去,其實每個封包會變成像一個個瓶中信到處傳,一個封包傳出去以後到哪邊都不收,這個資料就會一直存在,一直到有人收到了,或是超過了這個封包限定的時間,這個時間稱做TTL(Time to Live),那麼這個封包才會消失。公司這裡一個封包傳出去以後,會一直到某個Router的gateway發現這個封包是他的,他再傳出去,gateway的概念就是告訴你這個資料的目的是在哪一個出入口,或是可以想成在很多棟大樓裡面這個資料是要送到哪一個大樓,也可以想成有一個貨物他要從第幾號閘門出去,資料就從這個門傳出去了,出去以後也是到處傳,然後中央研究院的某個Router的gateway發現這個封包干他的事,他才收進來往裡面傳,然後再這樣一層一層最後傳到中研院物理所,然後這個資料就消失了,這就是TCP/IP的技術。這是早期的TCP/IP協定,現在有更新的技術比較聰明,之後我會再介紹。
TCP/IP總共會分成四層應用層、 主機傳輸層 、網際層、網路存取層,TCP協定會在主機傳輸層,IP協定會在網際層,而這四層更詳細的介紹我後面會在做比較詳細的解說。
電腦網路簡單來講就是這樣運作的,下篇文章我會來跟大家更進一步介紹電腦IP。